魏、晋、南北朝时,各国彼此归并更迭的同时,也给文化更动、融合发明厂条件。同时对周边邻国也持续坚持文化的更动。在印章艺术上,与朝鲜半岛诸国以及东瀛日外国,仍坚持着原有的更动外形,并有一些新的开展。
一、与朝鲜的交往
在魏晋期间,“景初(公元236年以后)明帝密遣带方太守刘昕、乐浪太守鲜于嗣越海定二郡,诸韩国臣智加赐邑君印绶,其次与邑长,其俗好衣帻,下户诣郡朝谒皆假衣帻,自服印绥衣帻千无余人”。这是《三国志·魏志》卷三十中《韩国志》的记实。
973年在朝鲜大同江鄙俗仁寺洞开掘出土一方“魏率善韩佰长”的官印,这是当时韩国一部落魁首率众归附于魏,魏颁布给他的一方铜质印章。《三国志》记有当时授印属国有仟夫长、佰夫长。佰夫长即佰长。
到了晋代,交往加倍多次。今日能见到的遗物有:“晋高句骊率善邑长”,马钮,铜印,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。据《三国志·魏志·东夷传》:“高句丽在辽东之东千里,南与朝鲜、涉猸,东与沃沮,北与夫余接。都于丸都之下,可二千里,户三万户。”“邑长”,据《汉书·百官志》称:“归义侯、
邑君、邑长皆有丞,比郡县。印章”可见是较低级之官。中有驼钮“晋高句丽率善邑长”、“晋高句骊率善仟长”,马钮“晋高句丽率善佰长”等。1973年在朝鲜大同江鄙俗与“魏率善韩佰长”印同时出土的另有“晋高句丽率善佰长”铜印一方。这些都是魏晋期间,中国与朝鲜(高句丽)在印章艺术上交往亲近的把柄。
韩国园光大学传授金洋东曾说:“我国的印章早在乐浪期间(公元108—304年)便受到中国的影ⅱ向,传世的“乐浪太守掾王光之印及“臣光这一枚双面印,以及 973年在大同江鄙俗出土的两颗“魏率善韩佰长和“亚高句丽率善佰长古铜印,现被推定为三韩早期(公元三世纪支配)的遗物。这些明了是汉魏晋期间印式的铜印,都是由当时中国传来的,概略说是我国起源的印章。”(见佛国的印章》中“韩国印章的汗青”)
在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收藏有青铜辟邪钮子母印,现仅存母印“王扶印信”。该博物馆定为乐良期间(公元1o8—314年),即是东汉与魏晋之间。审其印钮、印式与印文,为魏晋期间物。该馆还减有封泥“口神之印”、“公孙阳印”。从作风来看,前者已有叠篆之笔,并有“田”字界格,绝非汉代风范,起源为晋时物,或疑为南北朝物较为应时;后者印形小,亦系私印之封泥。
2o世纪8o年代前半期,在辽宁集安市郊曾数次出土高句丽瓦当,其边围有“太宁四年”的纪年。太宁四年即公元326年。东晋明帝太宁年间,前后共41年(公元317—357年)。其它另有“泰”字、“十谷民造”、“粳作”、“月造记”等名字瓦当,以及“太口行已五月造”等纪年瓦当。这些瓦当的纹饰有卷云、莲花等,有的则是几何纹饰。这些瓦当的笔墨纹饰,基础底细与魏晋时瓦纹类似,有的在纹饰上略有变异,如“丁巳”瓦当。
另征,壤博物馆丈藏有原乐浪郡旧城出的“乐良礼官”和“大晋元康”印纹瓦当。
朝鲜黄海道凤郡文井而胎封里,出土有方形坟墓室砖“太岁征戍渔阳张抚夷砖”、“哀哉大人,奄背公民了·民忧戚,夙夜不宁,永侧玄宫,酸心割生齿”,现藏韩国博物馆。在平壤博物馆藏有“泰始七年杜奴村”及“成宁元年三月造”。平壤当年营造火车站也曾出土“永和九年三月旬日辽东韩玄第太守领佟利造”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