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夏私印印材的发展 -ag尊龙凯时

本店铺可办理上网公章、法人章、财务章、发票章等,价格便宜,欢迎咨询!

« 北宋私印印瓷 »

西夏私印印材的发展

西夏私印,传世不多。订西夏私印只能以西夏国书为判断标志。举例如下:
1.“遁讹庚印”,铜质,印面5.3厘米见方。前人将此印集录为官印。据李范文考释,疑为私印。“遁”也可译为“来”,为西夏姓氏。据《金史·交聘表》载:金承安四年(公元99年)八月己丑,“夏遣殿前太尉遁令思聪,枢密直学士杨德先谢横赐”。“遁讹庚”为西夏人名尤疑。2.“监”,无边,印面长2.65厘米,宽1.6厘米。3.“千”,网形,直径3.75厘米,朱文。(以上两印孝释见罗福颐《古玺印概制)
第四节宋代印材的发展与印章的应用
一、印材的发展
宋代印材,除了常用的铜、金、银外,更有一些新的印材的发现和应用,成为具有当时的时代特征。
1.瓷印
宋代,制瓷业比较发达。由于各阶层对瓷制生活用品的大量需要,生产数量骤增。民营窑场与官营窑场对提高质量精益求精,瓷窑遍布全国各地,制瓷技术飞跃发展。瓷制的许多生活用品,几乎代替了金属和漆器等方面的产品。因此可以说宋代是我国瓷器发展的鼎盛时期。在官私印中也出现有瓷土制作的印章。如“蜀王之玺”,长4.4厘米,宽4.2厘米,此是五代十国时刘宋官印。另在朱象贤《印典》卷六中谈到:“古无磁印,唐宋始有,以为私印者不易刻,其文似玉而粗其制。”(原件见氏国初《,华国月刊》,转引沙孟海《印学概剃,《东方杂志》第二于七卷第二号。
2.玉印
宋代有“宝院”,专门模仿周汉时期的“礼器”及各种装饰玩物。在制作中,还注意“巧色”的运用。所谓巧色,就是根据玉材上的丝裂痕和脏(斑点),以及不同色彩,因材施艺,有一种浑然天成的美感。在印玺上,雕刻狮、虎、蟠螭、天禄、辟邪等印钮,十分精巧美观。宋制记载有:“天子用玺,称宝以玉为之……”“大光元年,作受命宝,琢似白玉……”“太皇、太后玉宝”等。
3.犀、欠、牙等印
宋代文思院所属的42件印作中,就有犀、牙等。一般印章制作中,虽有犀象牙角等为印材的,但不见得很精致。角印如前所述,金代私印中“青霞子记”等5方牛角印是也。在朱象贤《印典》中,有“唐宋用(象牙)为私印,其质软,朱文则可,白文难于得神”的记载。
4.木印
五代时已较广泛使用木板刻字印刷了。如现代出土吴越国(今浙江全省及苏南一带)时的湖州天宁寺、杭州雷峰塔等石幢与塔内的经卷印刷品,以及1971年11月在绍兴出土金涂塔中的《宝箧印经》:“时乙丑岁记”宋太祖乾德三年(公元965年),文字清晰悦目,扉画线条明朗精美,可见当时印刷质量与
刻版水平。宋代杭州刻板与印刷技术水平冠于全国。庆历中(公元1041—1048年)毕界创活字板印法,开印刷史上新纪元。这实质是受印章的启发而成。此后在印章中木刻印也极为兴盛。如960年在湖南长沙市杨家山出土的南宋王超墓中的木刻“超”字印即是。
5.石印
石印早在汉代已使用,到了宋代更为普遍。在文献中能见到记载者,也不乏其例。传在明代印学名家何震的《续学古编》第十九举中谈到:“瑶石、金银、犀象之印,古并有之,石章始于宋。”另在朱象贤《印典》卷六中谈到:“石,古不以为印,唐宋私印始有之。”宋杜馆著《云林石谱》下卷“石州石”条云:“士人刻为佛像及器物,甚精巧,或雕刻图书、印记,极精妙。”959年在浙江青田山口村开掘公路,从庙下1米深处掘出一宋代歌窑陶罐,罐内藏有一双石雕小猴,双手捂嘴,状如吃桃,罐内还有方扁图章。显见宋人早已在使用石质印章了。1975年4月,在北京丰台区郭公庄西南隅的大葆台金代遗址,出土有“大块文章”石印一方。(《孝古》198年第五期《北京大葆台金代遗址发掘简报》)前述“郎押”是1973年在黑龙江绥滨中兴金代墓出土的,也是石印。寿…石,早在南朝已有石雕猪等以殉葬。宋代寿山石雕更大量作殉葬品。1965年在福州东郊登云水库发掘得宋宜和五年砖旗,内有寿山石俑和龙、虎、龟、蛇等动物。972年8月福州在西园村兴利发现宋绍二、乏”一二十七年(公元57年)砖墓,出土有一批寿…石雕小品人物、玄武、蛟龙及石印章等。另在973年6月黑龙江绥滨县巾兴公社的金代(公元115——234年)中晚期墓葬中.{土褐色寿山石雕“飞天”,其脸型服式均与唐宋壁画相似。又《观石录》载:“宋时故有坑,官取造器,居民苦之”,“宋坑造器,民劳百之”。…此可见,当时寿山石开采与石雕的从业队伍已经形成,专供官府使用的产品不仅在本地使用,同时还远销到遥远的黑龙江等地。这也说明宋石雕已发展到比较成熟的阶段。
6.角质印
973年往…西大吲发掘会代王虚观道士蒯德源蕻,出二5方牛角,均盛于一方形漆盒内,保护甚好。

 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
日历

最新评论及回复

最近发表

powered by

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