继续为大家分享古人前辈们在印章和书法艺术上的造诣和杰作。
钱松(1818—1860),初名松如,宁叔盖,号耐清,别号铁庐、西郭、秦大夫、西郭外史、未道士、云和山人,浙江杭州人。居于吴铁压,善作山水、花卉,尤精行、隶、篆书体,功力深厚。酷爱金石文字,篆刻作品有浓厚的书法味,并有《未虚室印谱》和《铁庐印谱》流传于世。
钱松浙派的风格造诣很深,师法敬、蒋仁,而浑厚仆茂,比同时诸家意境为高,是浙派的后劲。其广取博采,融会贯通而出新意。如果从渊源体系来看,钱松仍属于浙派,从篆刻艺术发展来分析,钱松已可独树一帜,对后世印坛影响极大。钱松能始人浙派,而终跳出浙派藩篱,重新接步追秦摹汉,推陈而出新,使作品无论在气韵、技法卜都有看似稚拙而深蕴内涵。为当时印坛所称道。
钱松的篆刻作品无论章法、刀法都不落前人窠臼,突出的成就在刀法的创新和篆法的复归于仆,篆法简练,方中寓圆,而用刀更有独到之处,他说:“篆刻有为切刀,有为冲刀,其法种种,予则朱得,但以笔事之,当不是 外汉。”(“蠡舟借观”边歉)体现了钱松刈用刀技法上过人的理解能力。最能引起赵之谦的共鸣的是:“汉铜印妙处,不在斑驳,而在浑厚:学浑厚全持腕力。石性脆,刀所到之处,应千辄落,愈拙愈古,看似半淡无奇,而殊不易貌。此事与-同志者杭州叔盖一人而已。叔盖以轻行敷势,予务不深入,法又微不同,其成则一也。”(“何传沫”款)这.段论跋,无论是对古印的理解,还是对钱松和赵之谦两人的风格的理解都是非常具体而深刻的,反映出对汉印泰玺的取法过程,给后人的启迪,丝毫;亚于其形式的本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