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秋战国时,印章已有广泛的实用价值。举凡公文、财物、仓库等封检,作为吉祥或避邪之物的佩带,或作为伴随墓主的殉葬,以及公用财物、器物、牲畜的烙钤等等。由于使用的对象与物质材料不同,又可分为烙马、烙木、烙漆,印陶、印瓦、印当、印子金等。虽然都是由文字或图形或图文结合的印章形式,由于施用的对象材料不一,因此表现出来的艺术效果也略有差异。如封泥所用玺印制作较精细,艺术水平较高。印瓦、印砖等上的玺印与文字则较粗犷,制作也显得有些粗糙,但它们都共同丰富了这一时期印章艺术的内容与形式。过去这方面的研究材料,未见有系统整理,今粗列于后,以为引玉之砖。
一、封泥
.春秋战国时代,由于政治、经济的发展,印章被广泛使用,但主要是作为凭证。那时纸张尚未发明,不像今天用印泥钤印在纸上,而是在封口封存物件,或在写好的竹简、木牍外面,加上一块挖有方槽的木块,再用绳子扎住,在绳结处封上一块泥团,然后把印章盖地泥块上,印文便清楚地呈现出来,以防别人拆动。这各封物的泥块,名叫“封泥”、“泥封”、“封检”或“斗检封”。《汉书·祭祀志》中有:“诈为渐兴,始有印玺,以检奸萌。”《淮南子》谓:“若玺之抑埴,正与之正,倾与之倾。”所谓玺之抑埴,即以印印泥也。这种使用类似今日的火漆封。封泥的发现,是在清道光初叶,始在四川出土,其后,在山东临淄等地。当时的吴荣光、赵之谦等学者印人还误称它为“印范”。至光绪戊戌年(公元l898年),刘鹗始纠其谬讹,正名为封泥。到了吴式芬、陈介祺合辑的《封泥考略》出版,以其宏才卓识,方解明封泥为何物。1972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和1973年甘肃“肩水金关”遗址的发掘中,先后发现有“封泥匣”的实物出土。这对封泥有了更明确的认识。
封泥,是古代印章直接打上的印痕,留存至今是不可多得的史料,具有不一般的学术价值。王国维曾说:“封泥之物,与古玺相表里,而官印之种类,较古玺印尤多,其足以考证古
代官制、地理者,为用至大。”的确,近百年来,在这方面,取得不少学术上的新成果。
封泥,更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。清末以来,不少有名的篆刻家,都从它汲取丰富的营养,从而卓然成家。吴昌硕、赵古泥等篆刻风格的形成,其作品的大气磅礴,高古雄浑,庄重虚
灵,无不与封泥的气质特点融合相连。封泥也是一部立体性的印谱,可借鉴其边栏的多变和岁月的“造化”之功,形成特殊的古味与意趣。 战国封泥中以官玺为多见,因为封泥都是
当时官吏的佩印所抑压。古代典籍中有许多不见经传的官名,而在封泥中可见,这正可补充传世官印之不足。传世常见官玺封泥有:“左司马复闻讯玺”、“鄞民信玺”、“口闫”、“朱趣讯玺”等,大多是当时分管通讯及门关之官。
另“王丰”、“大口”、“邾吴”,疑为私玺,因为当时官玺一般印面较大,私玺较小。